2020-08-05 09:22:16 编辑:匿名
纵观历史,三战之后,军阀林立,百姓民不聊生。格里芬起,提供安保,消灭铁血,维持战后秩序。
作为指挥官,一位格里芬的指挥官,虽然没有参加三战,也没有上过一日军校,没有三战指挥官的军事才能,没有真正意义上体会到战争的残酷,也没有体验过战前的美好生活。
也许三战对我来说便是儿时随家人躲入防空洞,飞机过去了,坦克过去了,人形过去了,我们躲过去,活下来,这就是我所定义的三战。
在利用成为指挥官后为我带来相对空闲的时间,我读了一本《三战老兵回忆录》,读了一段父辈们不愿回忆的历史。
书中有一位老兵,曾经是三战一个集团军的参谋长,率领全军固守一个要塞,最终一个集团军全军覆没,要塞失守。
在古代,同样的场景,一个集团军,在粮草不断的情况下,可坚守数年甚至更久,但是古代战争与近代战争中,拿枪战斗的士兵却都是活生生的人,不能自律的坦克,没有导弹的飞机,更何况在更久远的时代,人们甚至连火器都没有,更不要提现代作战中不可或缺的战术人形。
这样的战争令我无法想象,就像我儿时无法理解三战一样,但时代变了,战争模式变了,即使看似固若金汤的要塞也守不住了。
而老兵的上司,就是集团军总司令,面对着汹涌的敌军不断地进入要塞,他的国家灭亡了,他没有能力再保护国家和国家里的家人,总司令掏出手枪,仰天长谈,自绝于国。
似乎自古以来就有为自己的价值观奋斗,甚至付出生命的人,三战中共有上千个集团军覆灭。我不禁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,未来有一天,会不会像他一样,举枪自绝?
正如克鲁格告诉我的,在格里芬做指挥官,不必过多的紧张,要学会和战术人形打成一片,看着设定资料上的图片,似乎她们都在我的面前,她们有着自己的思想,好比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。而如果有一日,她们都真正意义上的消失,永远离开了,那么作为指挥官的我呢,是不是也要像那位举枪自尽的指挥官一样呢?